东山魁夷生诞110周年展
记2018年10月28日看展心得
终于跑出去玩儿了一下,因为还挺有趣所以写个repo。
孤落寡闻如我其实之前是不知道这个画家的,大体来说日本的画家我基本都不了解,因为8月份的时候知道这个画展解说是细谷,于是一直惦记着要去看(听),这周终于开展了……
撇开解说这一层面,对我来说这个展就已经足够有意思。
先夸一下整个展览设计和布展水平。
可能是我从来没看过这种集合性质的大型个人展的缘故,我觉得画作排布整体十分有序,比看那种某博物馆来巡展挑几张散乱名作放那儿有趣得多,那种展览虽然是集大成,但是有时候让我觉得十分没有头绪。本次画展按作者生平分为六个部分,还是能明显感到不同时期特色不同的。而且画作介绍十分细心,很多画作知道一些创作背景或思路就会觉得更有意思,毕竟普通看展人也没有时间提前做功课,而这回除了音声解读之外,很多画作都有额外的小字解说,日英双语,特别棒。
接着开始说画作。
由于馆内不让照相,所以就在走的时候照了两张,并且挑了5张喜欢的明信片买买买(照片在后面都有)。
东山先生的画作其实大部分主色调都是上图那幅画那样主蓝绿白色,给我感觉就是比较暗沉,尤其是早期。而且整体画风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概括的话就是氤氲,总是有种云雾散不开的的感觉,不透彻。因为先生的风景画作比较多,感觉夜晚啊,秋冬啊,寂静的树林湖畔啊这类题材比较多。我对这种题材没有什么偏好,其实在网上看作品图片的时候对他的作品不是很感兴趣,只是单纯抱着来听解说的心态。
先是第一部分——国民的風景画家。
其实开篇看的时候还没觉得如何,直到出现那张《秋翳》(1958年,藏于东京近代国立美术馆)。
瞬间屏住呼吸了。可能看图片并不觉得如何,尤其是上面明信片印出来感觉很糊,但是看到真作的时候觉得每一棵树都清晰可见,色彩处理细节特别棒,确实是扑面而来的秋色。细谷在音声解读里面说(大意是这样),可能诸位没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山巅,但确实是存在这样的秋色。
啊,真想看一眼这样的山啊。
再往后的画作很多都有自身独特的地方了,不一一举例,只说我喜欢的。
第二部分——北欧を描く。
是东山先生北欧旅行的产物。其中最喜欢的是这幅《冬華》(冬花,1964年,藏于东京近代国立美术馆)。
细谷的解说大段其实没太听懂或者不太记得了,不过里面说上面的不是月亮,而是太阳。
这幅画的色调处理依旧很美,虽然对我来说这种黑白灰的处理有着极其浓烈的冷清感,但是真的很好看,另一面来看又有些熠熠生辉的感觉了。而且这幅画又是一个不得不看真迹的作品。上面明信片的图,以及网上看到的图片,都看不出东山先生对枝干的色彩处理。现在只觉得那是一团白色枝干,其实真迹是能看出来树木本身的一些黑棕灰的线条的,而不是单纯一颗白树刷过去。前面有些画作就是单色大笔刷过去的,但是这幅并不是。但是拍照拍不出来,尤其是树的主干部分还有笔刷的痕迹,这就是现场看真迹的福利了吧。
冬季的树木枝干与太阳,正好可以和后面一树繁花与月亮的画作对照看。
第三部分——古都を描く・京都
这部分提了提川端康成对东山先生的影响,以及后面新宫殿大壁画的需要而进行的创作。
《花明り》(1968年),洋溢着生机,而且是难得的粉色繁花啊!前面说了我对东山先生的印象就是画作主蓝绿白色,但是这幅是月亮闪着清辉,照耀着一树繁花。细谷在解说里面说两者互望,遥相辉映(大意)。月亮的那一圈光晕也好,繁华的点点花瓣细节也好(又是必须看真迹才有强烈感受的部分),对我来说都是特别的亮点,看起来宁静而又温暖。
京洛四季习作不得不提一下,虽然没有明信片。和前面恢弘的自然风景画不同,全是精致的小画,可能就是京都地上砖块纹路这样的作品,但是可以发现,哇,东山先生不画自然风景,画人文风景也很有趣嘛,一张张小画都生活气息满溢,春夏秋冬也跃动起来,我个人反而特别偏好这种。
第四部分——古都を描く・ドイツ、オーストリア
是德国和奥地利旅行的产物,因为两者也都有文化底蕴丰富的古都,所以东山先生画了很多城市街景。
因为不是专业美术生,我看了其中一幅的阴影处理看了半天,只觉得阴影画得好好,生活而立体,就像是刚走过欧洲小镇,看到了那种真实存在的墙面一样。
然后就是这幅《晩鐘》(1971年,藏于北泽美术馆)特别美。
第五部分——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
看了这部分就会觉得,这位先生太厉害了吧,除了风景画之外,推门上的障壁画也能画。《山雲》《濤声》(1975年,藏于唐招提寺)算是先生的常规发挥,画的是日本风景,令人惊艳的是之后他还三年三次访问中国,达成了人生首次水墨画挑战。《桂林月宵》《黄山暁雲》《揚州薫風》(1980年,藏于唐招提寺)三个作品说真的让我看了其实相当感动……
这部分有个特别出品,是先生写的四个字《散華》(1977年,藏于唐招提寺),我只记得第二个是波,第三个好像是花,我觉得先生的毛笔字相当好看,而且他自己还配了背景画,特别精致。
障壁画前面其实有个间奏,就是本文发的第一张图,带有白马的画作。而白马其实不是真实存在的,是想象的产物。
第六部分——心を写す風景画
东山先生70岁之后身体已经不能支持他出去写生了,不过他就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描绘出了心中存留的风景。说实话这部分也很让我感动,虽然是垂垂暮年但是老先生的画作仍旧可以生机洋溢,大概是大道得悟的晚年吧。
来看这幅《行く秋》(逝去之秋,1990年,藏于长野县信浓美术馆 东山魁夷馆),是印象中的德国的秋天。
老先生说「行く秋は淋しいと誰が言ったのか。私が見出したのは荘重で華麗な自然の生命の燃焼である」(“谁说晚秋凄凉,我却发现那是庄严华丽的自然的生命在燃烧。”)
这种心态真的太棒了吧!细谷读出这段话的时候我震动了。
老先生之前的画作鲜有这种鲜亮的黄色,然而到了晚年,这一幅画和另一幅《木枯らし舞う》(1997年,藏于长野县信浓美术馆 东山魁夷馆)都是金黄色调并且生气盎然。
这幅《行く秋》又是那种必须看真迹的作品,可以看到除了正常上色之外,画作上面还有洒落的金黄斑点,查了一下说是特意洒落的金粉,非常有意思。
总之一趟展览大概看了两个小时吧,从不了解这位画家到整体的感受,说是奇妙之旅也不为过。
最后说一说细谷。
感谢他配了这么好的解说。这个人大概每次都让我觉得,追他的作品没错。我实质是很喜欢看展的,所以知道他解说了真的非常高兴,况且时间合适就打定主意要来看,然后发现这份体验十分美好。虽然惭愧的说还是不少句子没听懂,但是我诚恳的希望他多配点这种好展览的解说,再解说的话我还会看的。
细谷的解说安定自然就不提了,不过这人每次转述东山先生的话的时候都很可爱的换声线,用一种有点低沉苍老的声音。有趣的是,这段音声导览里面有两段东山先生本人的录音。喂,人家老先生即使年纪大了声音也还是清透的那种感觉,细谷你声音模仿得太苍老太低啦!太可爱,不禁莞尔。
「ご案内は細谷佳正でした」
于是听完这段,展览就结束了。真好!
附录:(不保证长久之后的链接有效性)
-
东京展的布展画作安排,我看的是前半